栽于腐葉土2份、園土2份、礱糠灰1份混合配制的培養土中,施加適量有機肥和骨粉作基肥。
彩葉草喜肥,每次摘心后都要施一次餅肥水或人糞尿,入秋后,氣溫適宜,生長加快,應淡肥勤施,必要時可加0.1%尿素進行葉面噴施。
整個生長季要保持土壤濕潤稍偏干,盆土太潮植株容易徒長,莖干節過長,導致株型不豐滿。夏季耗水量大,1天要澆2次水。
彩葉草生長適溫為20-25℃,越冬氣溫不宜低于5℃。彩葉草在全日照下,葉色更鮮艷,所以一般不作遮陰,但盛夏高溫期,生長緩慢,可每天中午遮蔽陽光,并適當向葉片噴水降溫,則有利于莖葉生長。
繁殖彩葉草常用播種和扦插兩種方法。扦插在生長季選取不太老的枝條2-3節,插于松土或蛭石中,1周即可生根。播種通常在3-4月進行,播后1周左右出苗。當小苗滿長到2-4片真葉時,就需移植1次。移植時用竹簽將小苗連根挖起,移植到塌盆中,其密度以葉片相互不接觸為宜;小苗長至6-8片葉時,再移植到口徑10厘米的小盆中,并保留2-4片葉摘心。盆土可用腐葉土2份、園土和沙各1份混合使用,到7月份苗較大時,再換1次盆,盆底應加入少量豆餅作底肥。生長期還要摘心若干次,以促進分枝,使株形豐滿,適應觀賞的要求,對于留種母株,要減少摘心次數,使其在入冬前完成開花結實過程。留種應選擇葉色鮮艷的植株,并要將其進行隔離,以防雜交退化。
彩葉草經霜即枯萎,冬季移入溫室則可延長觀賞時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