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盆以透氣性良好的泥盆最佳,紫砂盆次之,釉盆及瓷盆最差。上盆是應該注意選擇花盆的尺寸,切忌小苗用大盆。如果盆太大,盆土經久不干,通氣就會不好,同時根系不宜達到盆壁,影響幼苗的發育。一般扦插苗可選擇直徑為10厘米左右的泥盆,一年之后再翻入15厘米左右的花盆。
上盆時,應注意做好排水層,沿用瓦片蓋住排水孔,再放入1/3的粗土粒,并略加細土。然后將杜鵑苗放入,一手扶正幼苗,一手向盆中填土。填土時注意只能填至盆口下2厘米處,不能過滿,以便日后澆水,最后將盆四周嗽實,搖動花盆,使盆面平整。種植完后,要用噴壺澆一次透水。注意在澆水時須澆至盆底有水滲出才行。如果澆水不透,只澆濕表層而濕不到內層,則會使盆花干死。
一般每隔3-4年進行一次換盆,換盆的時間以3月杜鵑開花前或9月為宜,進入盛花期的植株適宜在花后進行。換盆時,應注意不要去掉過多的老土和傷害根系,否則會影響生長和開花。換盆時可加入一些新配制的酸性土,并澆足水,先將其置于陰涼處1周左右,才逐漸見陽光。
施肥要根據杜鵑花各個生長期的需要進行。如開花前要施磷肥,10天1次,連續2-3次,可使花朵大、色澤艷、花瓣厚、花期長。開花期應停止施肥?;ê笠a充氮肥,使樹體恢復,促進抽枝長葉。7-8月高溫季節,生長停滯,不宜施肥。秋季進房前,為杜鵑花長苦期,需多施磷肥,7-10天1次。冬季進入休眠期后,即停止施肥。
給杜鵑花施肥時應注意:薄肥勤施,肥料要充分腐熟。施肥宜在晴天的傍晚、盆土干燥時進行,此時施肥安全,效果好。施肥后的翌日早上,要澆1次清水,以便溶解土壤中的肥料,幫助根系吸收。
給杜鵑花澆水應根據天氣變化和植株生長情況而定。一般情況下,盆土要見干見濕,春、秋季節今可每2-3天澆1次透水,夏季飛漏高,每夭清展和傍晚各澆1次水,同時要用清水噴灑葉面及向花盆周圍地面灑水,以嘴加空氣濕度。連陰雨天,應及時傾倒盆內積水,防止爛根。立秋后氣溫漸低,澆水應逐漸減少。冬季入室后應控制澆水量,使盆土經常保持略濕潤狀態為宜,否則極易爛很。冬季還應注意經常用與室溫相近的清水嘀洗枝葉,以防止灰塵沾污葉片,影響光合作用,同時也能減少煤煙病發生的機率。
北方地區盆栽杜鵑在栽培管理中,溫舊,光照要適宜。一般于谷雨之后(晚霞過后)出室,放在陽臺上或庭院中,此時陽光較柔和,只需中午前后適當遮陰。入夏后須移至陰棚下或室內陰面窗臺上,保持通風良好。到了秋末可不再遮光,以利于植株的生長充實。入冬前移入室內,放在陽光充足外,冬季室溫以10℃左右為宜。冬季室溫過高,植株生理活動加強,消耗養分,會影響翌年開花和生長。
杜鵑花常見的蟲害有:紅蜘蛛、軍配蟲、蚜蟲、短須蝸等。
紅蜘蛛體形微小,但對杜鵑花危害嚴。高層樓房蔭養杜鵑花時最客易出現此類蟲害。防治方法是進行人工捕殺。藥物殺蟲可用5%石硫合劑噴殺,也可用胡桃葉、夾竹桃葉、青籬各等份搗碎浸泡出液汁,加水稀釋后噴灑。用敵敵畏1000倍液噴灑殺滅也是恨好的辦法。
整形修剪在進行修剪時,應剪去過密枝、交叉枝、纖弱枝、下垂枝、徒長枝和病蟲枝,這不僅僅是為了樹型的美觀,更是為了改善通風透光的條件;節省養分,促使主枝強壯,以便盡快萌發新梢,使來年開花時能達到花多、花大、色艷的目的。杜鵑開花后,其殘花常常會經久不落,這樣就會耗去不少養分。為了不讓養分白白消耗掉,應該及時把殘花摘去,讓養分供應萌發新枝的需要。另外,植株較矮的夏鵑,長有很多的橫生枝,每到春季,根部的枝干上就會萌發出許多小枝,為了使養分集中供應主枝和花朵,讓它生長得更快、更肥大,也應及時把這些小枝剪去。如果花蕾太多,除保留每枝1朵花以外,其余的花藺也要除去。
繁殖數量較少時可以插入淺的泥沙盆內,盆土以細河沙為主,并加入草炭土、園土等。扦插時選節間短、基部已經木質化、6-10厘米長的1 年生健壯枝條作插穗。插前最好先用筷子將盆土扎個洞,再把插條插入土中,用手輕輕壓實,噴透水,使插穗基部與土壤緊密結合。插后花盆用塑料袋革上,放半陰處,1周內每天早晚各噴1次水,以后經常保持盆土濕潤,在18-25℃的溫度條件下,一般品種約40-60天即可生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