喇叭水仙在10-11月種植。地栽深度10厘米,栽前應施足基肥,盆栽常用15-20厘米盆,每盆栽鱗莖3-5個,覆土6-8厘米,栽后澆透水置半陰處。
約5月葉片枯黃,進入休眠期。休眠后要及時將球根挖起,以免鱗莖腐爛。挖起的鱗莖經整理晾干后,貯藏在較為冷涼的地方。
葉片生長期可追肥1-2次,可用卉友15-15-30盆花專用肥。3-4月花期增施磷鉀肥1次,促使花大色艷。開花后,再施1次低氮富磷、鉀的肥料,使鱗莖膨大充實。
冬生長期和春季地上部生長期需充足水分,花后逐漸減少,鱗莖休眠期保持干燥。
喇叭水仙在不同生長發育階段對溫度要求不同。秋、冬鱗莖盆栽后需經8-9℃低溫條件40-50天。早春葉片生長期適溫為18-20℃,夏季鱗莖花芽分化溫度為13-25℃,最適溫度為17-20℃。開花植株以5-10℃最好。鱗莖貯藏溫度為13-15℃。
喇叭水仙常發生根腐病和線蟲危害,可用0.1%升汞浸30分鐘,生長期用75%百菌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噴灑。蟲害有蚜蟲和紅蜘蛛危害,可用40%氧化樂果乳劑1000倍液噴殺。
喇叭水仙常用分球和播種法繁殖。鱗莖內的側芽膨大形成子鱗莖,秋季挖出鱗莖時剝下子鱗莖進行分株繁殖。主鱗莖開花率為100%,側鱗莖開花率為80%-90%。子鱗莖需培養2-3年后成為開花種鱗莖。播種多在9月中下旬進行,播后需翌年春季出苗,有一片子葉。初夏,葉、根相繼枯萎,形成小鱗莖。小麟莖需培育3-4年后成為開花鱗莖。